保健食品“补血”“健胃”等不再获批
本报讯现如今保健食品逐渐受到大众青睐。不过,“花式”命名让人看花了眼,它们不少带着“健胃”“补血”“健脾”等字样,似乎“神奇”功效堪比药物。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网站消息显示,总局不再批准以含有表述产品功能相关文字命名的保健食品。
新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命名有关事项的公告》指出,公告旨在“对保健食品实施严格监管,避免因保健食品名称中含有表述产品功能相关文字而消费者,健康”。此外,公告还给出了具体时间表:总局不再批准以含有表述产品功能相关文字命名的保健食品;已注册的名称中含有表述产品功能相关文字的保健食品,申请人应当于2015年12月31日前申请变更;自2016年5月1日起,不得生产名称中含有表述产品功能相关文字的保健食品。
2012年,食药监总局就修订印发了《保健食品命名》并制定了《保健食品命名指南》,比2007年公布的试行版更为详细。祖传、宫廷、秘制、特效等,这些词都上了命名“”,禁用语还包括“天然”,以及纳米、基因、太空等。在业内看来,食药监总局对保健食品的监管力度再次加大,从“起名字”这一关就开始严加规范。
记者翻阅2012年版发现,“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其通用名中含有表述产品功能相关文字的,应严格按照规范的功能名称进行描述。声称两个及以上功能的产品,不得使用功能名称作为通用名。”而新版公告则直接对表述产品功能的名字不予批准。
去火、养胃、健脾、壮阳……市面上普普通通的食品经过包装宣传摇身一变,仿佛都成了各显的功能大师。业内人士坦言,“功能食品”是个伪概念,很多食品并不属于保健食品的“正规军”。食品只有获得保健食品审批、外包装有国健字号批文(即“蓝帽子”),消费者才可放心选用,不过保健食品也并非“万能”。据日报
本文由 790游戏(www.790.kim)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