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杰:儿童遭受后家长是最重要的心理医生
中国网:中国,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每个家庭的希望。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的异常情况?如果孩子遭受到了,我们又应该如何对他们进行正确有效的心理指导?本期《中国》,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钟杰博士,来和我们一块探讨相关问题。
钟教授,您好。儿童在成长过程当中,可能会哪些形式的或者是?它们具体会发生哪些场景?
钟杰:儿童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可能会三种主要形式的:一、情感,二、身体,三、。
情感包括被,被非常严厉地。这种不是因为他做错了什么事情,而是照看者或者家长向儿童自己的情绪。然后还有情感忽视。因为儿童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他们是需要有关爱,需要有一个正常的。就像小树苗一样,它需要阳光,它需要雨露。所以如果家长,或者他的照看者和他周围的,长期不理这个儿童,在情感上忽视他,越小开始影响就越大。这一类我们都叫情感。
另外一种就是大家比较容易见到的身体,比如,,要求孩子做一些超过他们身体能力的事情。当然我们界定身体不是说家长打孩子的就都叫身体。如果家长用手教育孩子,打他,那不叫身体。但如果家长用借助了工具,那就是身体了。另外我们也要看他的目的,当然家长都说我是为了孩子好,但有些家长,比如说喝完酒后回去把孩子揍一顿,这个明显不是为了孩子好。像这种我们就叫做身体。
最后,就是。最严重的就是身体的接触,生殖器的接触。但是还有程度比较轻一点的,比如讲笑话,或者在孩子面前放,或者就是跟孩子有性游戏,比如说去孩子的性器官,这些都属于。
钟杰:一个孩子待以后,首先他们会出现应激反应。这个应激反应就包括产生恐惧感、焦虑感。还有就是他们身体的反应,包括植物神经功能系统的一些变化。一般来说,面对压力的时候,首先反应的就是我们的植物神经功能系统。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会心跳加快、呼吸短促、血压上升,然后血糖升高。
但是长期受到这个压力的小孩,还会有一些生理反应,比如说尿床。原来不尿床的小孩,现在尿床了。还有就是失眠,出现睡眠的问题,噩梦。然后原来不需要家长陪的小孩需要家长陪了。所以我们叫这些行为都叫退行症状,退行的行为。一岁左右的小孩,他还在尿床,天天得给他换尿不湿。但是两岁以后大多数小孩,在上幼儿园之前,他就基本不尿床了,因为他的尿道括约肌能够被控制。如果一个已经好几年不尿床的四、五岁的小孩,从幼儿园回来以后,晚上又尿床了,这个叫退行行为。这种情况就属于比较典型的孩子受到了刺激后出现的症状。
中国网: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幼年时期的心理发育对孩子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会有哪些重要的影响?
钟杰:我们大量的心理疾病,一方面是因为基因,但是更多是因为。和基因的交互作用会导致孩子的神经系统的发育受到一些严重的影响。小孩从生下来以后,父母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提供一个恰当的,让他能够安全地发展他的情绪控制系统。当然小孩的发展常快的。实际上我们很多家长重视小孩的智力开发,但是不重视小孩情绪系统的发展,不重视小孩情绪的管理,所以我们特别希望,家长朋友们能够知道这一点。所以小孩子生下来以后,特别是头几年,上幼儿园之前的这两、三年时间,其实是要提供给小孩一个稳定、安全,当然也要有物质上有营养的一个相对温暖的。
所以“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老百姓这句话其实是有道理的。因为三岁以前,我们的大脑发育有非常多的关键期,比如说我们在半岁以前,整体视觉皮层,就会发育得比较好。大概在一岁以前,我们的语言系统发展进入高峰。虽然很多时候是在一岁以后会说话,但是那是一个发展的结果。如果小孩在一岁以前,没有人跟他说话,没有人陪他,天天被关在黑屋子里,他怎么可能一岁半以后还会说话?不可能。因为他的大脑没有得到足够的、良好的培养和刺激。所以,我们的性格,它其实是一个很中和的应对的反应系统。其中就包括好的情绪管理,当然也包括好的智力应对,因为智力其实帮助我们去应对复杂的。所以我们叫既有情商又有智商,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去应对我们未来的生活。
七岁看老,也是这个道理。因为小孩儿在0到6岁的时候,他们大脑的发育是一生当中最黄金的时间,没有另外一个时间能够替代这段时间。六岁以后,小孩的大脑就从高峰期慢慢下降。但是,前额叶一直要发育,有的人一直要到二、三十岁,甚至四十岁,前额叶才能发育成熟。所以在整个这个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过程当中,特别是他的大脑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当然都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合适的。至少能够帮他做好情绪管理,让他有安全感,能够信任这个世界,同时他又有足够的智力去应对多变的世界,这个是很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长期,就会严重影响儿童这些方面的发展。
中国网:孩子们会出现哪些情况,说明有可能已经出现了待的情况?家长们又能够通过哪些方法来进行判断,能够尽早地发现孩子可能了异常情况?
钟杰:首先,家长要对孩子有足够的关注,这是个前提。比如说这个孩子是不是今天该多加点衣服,或者明天他们学校有什么活动,是不是要给他换件运动服。这些基本的东西家长是要知道的,一般来说家长都能做得到。但是有些家长他因为工作忙,或者他因为别的事情,他容易忽视孩子。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小孩子12岁以前不可以单独在家,父母要是让小孩子单独在家的话,那也是一种。所以这个事首先父母要重视。
其次,父母在这个前提下,一定要观察孩子的生活行为和生活规律。一般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作息就比较规律。他什么时候睡觉,他什么时候吃东西,甚至他什么时候上卫生间,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什么时候他这个规律的生活莫名其妙地被打乱了,或者他不能规律地生活了。家长就要注意了。
另外如果这个孩子出现我刚才讲的那些退行症状,比如他以前不尿床的,尿床了;他以前不害怕一个人睡觉的,现在需要妈妈爸爸陪;他以前能够去一些地方,比如说幼儿园,现在他死活不去了;他以前很爱玩的一些东西,不感兴趣了;他以前很爱交往的一些小朋友,不来往了,这个时候就要找原因。
再次,就是检查孩子的身体,看孩子的身体有没有出现一些异常,比如说拉肚子,比如说的疼痛。还有就是他的生殖器有没有一些变化,特别是女孩,有没有红肿和异常。这是妈妈需要注意的。
最后,除了身体上的异常,小孩还有没有出现严重的情绪上的问题。极端的情况下有些小孩还会出现更多性的行为,比如去打别的小孩。失眠,烦躁,这些也都属于我们要注意的情绪指标。所以我们看孩子能不能吃好、喝好、睡好,能不能交往好,能不能玩好。他能吃好、喝好、交往好,玩好,基本上没大问题。
钟杰:我觉得首先,这个时候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孩子,其次才是怎么去寻找。在孩子的心灵这个部分,家长要尽可能跟这个孩子沟通。如果孩子跟家长沟通出现问题了,家长要。比如孩子不愿意告诉你,家长可能要问他,是不是你觉得跟我说有些什么难以启齿的地方,或者你觉得跟我说会害怕我你,会害怕我惩罚你。所以这个时候家长要表现出支持的态度,表现出接纳的态度。我举个最简单例子,我们在临床上有时候会遇到有些病人她小时候被性侵了,性侵以后,她会告诉她的家长,特别是她的妈妈。父母的第一反应是否认,你这么小怎么可能。第二,就是一定是你不好,所以他你。这些处理方式会造成孩子的二度创伤。
这种情况下的话,父母应该去承认,去理解,去接纳孩子的主观现实。假如有个小孩从幼儿园放学回来说,爸爸妈妈,我今天被一个给打了。爸爸妈妈有可能说,哪里有啊,你开玩笑呢,瞎说吧。只有看他手上确实有刀痕、伤痕,可能父母才会引起重视。但是如果没有,爸爸妈妈就会说,没有啊,你身上什么都没有啊,你没有被打,你瞎说。有可能这个小孩说的是一个他幻想当中的,是一个很高大的人,他说叫,其实是个人。所以家长首先应该不要去否定他的内在现实,先去看他的内心是怎么样的,他的幻想是怎么样的,然后去帮这个孩子做现实检验。你认为有个打你,你能不能告诉我这个长什么样子?他是怎么打你的?在哪里打你的?然后他后来又对你怎么样了?这是家长跟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沟通。因为我们孩子越小,他的现实检验能力就相对越差。但是,我们知道的情况是,很多时候他是交互作用的,他是叠加的。小时候越待的孩子,他们发展出来的那些幻想和待的情况会越多。然后小时候越被好好对待的孩子,他们的现实检验能力越强,他们说话就越客观,他们所表达的他们看到的这个世界就越客观。
第二,评估孩子受损害的情况,包括身体上的,还有心灵上的损害。孩子如果出现退行症状,情况就比较严重了。还有就是一些远期影响,比如说它是不是会影响他的社交,会不会影响他今后建立亲密关系,这些都有可能是需要专家的帮助来做出评估的。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要注意做一些法律取证,比如说医院诊断证明、心理专家的评估证明。
如果发现是一个事实,在隔离小孩的时候,也要寻求法律援助,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家长可能需要考虑是不是需要请一个律师,或者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是一个已经的事件,那是需要有人承担责任的。
除了隔离以外,家长这个时候是孩子最重要的心理医生。如果孩子已经没有安全感了,家长要尽可能地给他足够的安全感,比如说更多的陪护,以前不陪他睡觉的,现在家长要换着陪他睡一睡,首先让他觉得他还是安全的。让他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地方有我的父母在,就是安全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也要相信大多数小孩他是有一定的康复能力的。就像小孩生病感冒了,你让他喝喝水,陪陪他,安慰安慰他,即使不吃药,过几天他也好了。但是如果过一个月以后我们发现这个小孩还有睡眠的问题,他对这个刺激源还高度,有的孩子还会做噩梦,在白天的时候惊恐发作,或者出现一些闪回的症状,我们就认为他得了儿童的PTSD,就是儿童的创伤和应激障碍,这就属于一种疾病了。这个时候家长就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让孩子接受正规的儿童心理治疗。比如说儿童的认知行为治疗,儿童的游戏治疗,还有就是根据这个儿童和家庭的情况,来具体地考虑制定治疗方案。这些统称为心理治疗。
中国网: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期的心理和安全教育,建立更紧密的亲密关系,来避免可能会出现情况的发生?
钟杰: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其实家长有一个很重要的义务,就是有必要在自己的家庭,特别是小家庭当中,建立一个家庭的文化。家里应该定期有一些家庭活动,比如一起读书看报,或者一起出去旅游。家里还要有一些比较明确的任务分工,比如说星期日,我们上午在家里一起打扫卫生,谁负责干什么。这些都是很好的一些家庭文化。建立家庭文化,是很重要的。照看者,尤其是父母,要非常重视。只有建立了一个比较好的稳定的家庭文化以后,亲子沟通才会比较容易。
另外家长要注意,教育绝对不是刻舟求剑的,因为刻舟求剑是一个很死板的办法。在一些家长的眼里,孩子永远是小孩,但是孩子每天都在长大,我们对待这个孩子的方式也要发生一些变化,所以教育绝不能刻舟求剑。家长要稍微了解一下,这个孩子他到了什么年龄段,他的心理发展遇到哪些重要的议题,我们怎么帮这个孩子面对这些议题。在孩子0岁到2岁这段时间,家长最主要的就是帮助这个孩子建立对这个世界的安全和基本的信任感,帮助孩子发展他的语言,让他能够成长。
到了孩子两岁到四岁这个时间,我们是要帮助孩子建立一些基本的规则,比如说我们对孩子进行如厕训练,你要去卫生间。家里要有些规则,你不能。家长在这个时候要学会和孩子分享。在这个时候家庭要“”,不能“”。到孩子四岁到六岁的时候,他会要处理更复杂的和异性父母的关系。这个时候男孩子要学会更多地和父亲在一起,和父亲一起去分享对母亲的爱;女孩子要学会和母亲一起更多地分享跟父亲的爱。家里就会形成一个正常的三角关系。当然,在这段时期,孩子就要离开父母,到另外一个房间独自睡觉,不能再跟妈妈爸爸睡在一起了,因为这个孩子的性心理已经开始发展了。所以家长要大概知道这些基本的任务,帮助孩子完成这些基本的任务。
到了青春期,孩子会出现一些生的变化,特别是性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父母要对孩子进行一些教育,包括性教育。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要对他做一些基本性的教育作为。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要告诉孩子,三角裤之内的地方,只有妈妈可以碰,其他人碰要告诉妈妈。这些都要跟孩子楚。我们这些方面的教育还比较缺乏,但是家长一般都能在网络上找到相应的信息。这种性的教育、预防性的教育常重要的。第一,孩子他要具备更好的自己的能力;第二,他需要能够判断我待了。有些孩子没有经过这样的教育,他不知道他待了,他还觉得好玩。但是他成年以后,问题会很大。
(本期人员: 责编/杭舟;主持人/段冰; 摄影/李佳;摄像/;后期/ 刘凯;主编/郑海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谢霆锋背后的故事